为了提高移栽大树的成活率,目前为移栽大树输液已经很普遍,很多园林养护者并不清楚用什么样的输入液、用量、输液部位、输液时间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。苗木输液部位选择应遵守三个原则。**,无论是整株输液还是局部输液,一般要求从被选择部位输入的液体能均匀分布于目标部位。一般情况下输液部位低(如树体根颈部、树根输液),输入液在向上输送过程中有较长的时间做横向扩散,能使输入液分布更趋均匀;输液时若将孔打在局部小枝上,根据就近原则,药液则单枝吸收;打在枝条的侧下方,根据同向运输法则,则大部分会被打孔上方的枝条吸收。
第二,优先选用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或易于保护的输液部位。吊注根颈部,愈合能力**强,伤口愈合快;位置低,便于堆土保护,夏季保墒、防日灼,冬季保温、防冻,同时可防止病虫侵入注孔。
第三,根据树体的高度和体量的大小确定输液部位。针对较小树体,可选择在根颈部钻孔输液,全株均匀分布药液;树体高大,根颈部输液路程较远,可采用接力输送法,在主干中上部位及主枝上打孔,让药液均匀分布全株;新植大树,冠幅大,急于补充水分养分,可直接在需要救护的枝干部位打孔输液;对于松柏科植物,在生长旺盛期输液,树脂道流胶容易堵塞孔口,可选在树液流动缓慢时输液;有些古树名木,树大空心,心部容易出现空洞,针对此种情况,应该选择在主 枝和主根上输液,有利于输导药液更均匀。
大树注射液的选择
如果输入液带毒、带菌,有絮状物、粉尘、绿藻等,这种液体输了反而加速树的**,因此,合格的大树输入液应该是根据大树需求进行营养配比的、无菌易吸收、对大树成活有帮助的液体。
大树输液袋的选择
目前很多输液袋不具有避光性,吊注一些促根促芽的调节剂物质,很快见光分解失效了。保证选择的合格输入液化学性质稳定,不变质、不变色、不产生绿藻悬浮物,是选择合格输液袋的基本标准。
因此合格输液袋的特征为:1.具有一定的避光性;2.闭口袋,保持袋内液体的纯净;3.操作方便,可反复利用的更好。
输液量的确定
无论树的大小,在重建收支平衡之前都有必要输液,**终的输液量以收支平衡为准。
科学地讲,输液量要考虑树木胸径、冠幅大小、树体高度、发根量、体量、移栽季节等。
输液适期
大树输液时间选择对**终效果影响很大。一般来说大树**输液时期有3个。一是大树移植断根前提前输液,储存树体水分、养分以供给树体移植后所需;二是在大树断根后不能吸取养分时立即输液维持细胞活性,促进收支平衡;三是定植后细胞仍具有一定活性时及时输液,这时细胞还具有一定活性,输液维持代谢,促进伤口恢复、根系和新芽萌发。
输液速度的控制
目前市场上很多输液管上有调节器,但很少有人知道怎样去调节,大家都知道树体对水分养分的需求受到温度、树势、树种、生长季节等因素影响,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值。既然不知道树的需求,又如何去调节速度呢?输液流速由树本身决定更可科学。
输液温度的调整
输入液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,都会影响其正常代谢。很多养护单位为了保证新移栽大树水分收支平衡,除了日常树体遮阴、喷水、喷抑制蒸腾剂等措施减少水分蒸发外,也采用吊注水的方法补充树体水分,因此一定要尽量让输入液温、气温和树体温度达到一致,对曝晒面吊袋要进行遮阴降温处理。
在输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:同一输液孔使用时间不宜过长(不超过15天),输液时间过长,钻注的伤口产生愈伤组织堵塞孔口影响液流,还有些树不耐水渍,孔口容易腐烂,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口,因此若需连续补液,要及时更换插孔,并对使用后的插孔即使进行消毒促愈合处理,输液完之后的袋子要及时取下,防液体回流。